从中国经济增长点中,我能悟出哪些道理-
- 时间:
- 浏览:0
- 来源:立信远航网络科技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探讨一下关于从中国经济增长点中,我能悟出哪些道理?的问题。在这个话题上,有很多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但我相信通过深入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它的本质。现在,我将我的理解进行了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从中国经济增长点中,我能悟出哪些道理?
2.顺丰不送货上门怎么办?
有人看到沿海一些低端加工厂倒闭,进而预言中国经济要崩溃;而BAT、华为招聘起薪都是十几万,知乎上程序员都是年入几十万。这是完全相反的两种信息,都说明了各自行业的一些问题,但都不代表整体。
我们要对中国经济形势有一个客观的判断。
1. 行业分化
行业发生分化,有的哀鸿遍野,有的闷声发大财。一边钢铁、煤炭行业、低端制造业哀鸿遍野,一边**娱乐、出国旅游、移动互联网高速增长。任何一种声音都是代表自己,也仅仅代表自己,不代表整体。
你需要去分析,去判断,哪些在增长,哪些在衰落。
2. 第三产业增长并超过第二产业
中国很多地区特别是东部沿海城市已经过了重工业化阶段,开始以服务业为主。未来第三产业将有大发展,特别是: 娱乐旅游业、快递业、二手房服务、证券保险、移动互联网等。
3. 第二产业占比44%左右,比重大,经济增长率会受影响
因为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占比相当,第二产业增长率下滑会较大影响总体经济增长率。东北、山西等能源重工业基地,增长率下滑明显。
4. 人的需求发生变化
从追求吃好住好穿好到精神消费,这是第三产业增长的原因,也是第二产业增速下滑的原因。判断未来趋势,紧盯一点:人的需求发生哪些变化。
5. 大环境下的个人策略:尽量逃离钢铁煤炭等行业,向高增长行业靠拢
人就像时代汪洋中的一叶小舟。单个的人不能违抗趋势,只能顺应这种趋势。
具体在当前的中国有哪些行业是在高速增长、理性选择应该进入的?我们考察2015年上半年中国高速增长的行业:
第三产业中的高增长:
1)网络零售业
中国201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0万亿元
2015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30万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0%;网络零售额3.87万亿,同比增长33.3%.
网络零售还没增长到头,贝恩公司预测2020年将达10万亿元,是现在的2.5倍。
2)快递业
我国快递年业务量首破200亿件 快递业离成熟有多远?(图)_网易新闻中心
2015年中国快递业业务量超过200亿件,同比增长近50%;收入超过2700亿元,同比增长35%.
这是与网络零售伴生的高速增长。
3)餐饮业
中国餐饮业2015年收入料超3万亿元 再现两位数增长
2015年中国餐饮业收入超过3万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0%,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约5万亿元。
4)金融业
2015年全国保险业净利润增长接近73%-新闻
2015年中国保险业保费收入超过2.4万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0%,净利增长近73%.2015年,125家证券公司营业收入5751亿元,相比去年翻了一番。
银行业业绩承压,但是保险、证券一路上天。今后一些年都将如此。
5)二手房交易
2015年北京二手房成交量达6年 同比上涨超过90% ——凤凰房产北京
2015北京二手房成交接近20万套,同比增长超过90%;青岛二手房成交金额超过33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61%;厦门二手住宅成交同比增长135.6%;上海二手房成交同比增长超过85%.
尤其是北上广深这些大型城市,土地越卖越少,新房尤其是市中心的新房供应逐步减少,进入二手房时代。
6)娱乐业
2015年中国**票房超过440亿元,同比增长近50%.预计2017年中国**票房超过美国,你看新闻各种IP开发、IP版权纷争已经感受到了。
7)旅游业特别是 旅游
2015年我国旅游总收入破4万亿元 同比增长12%_经济 道
2015年中国旅游业收入超过4万亿元,增长12%;其中 旅游交易规模超过3500亿元。
8)软件业
2015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完成软件业务收入超过3.4万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6%.
9)移动互联网通信
2015年上半年移动互联网数据流量增长超过150%.围绕移动互联网的服务也在高速增长,新闻、搜索、电商、社交、广告等等。
10)科学研究
上半年我国发明 申请受理量同比增长20.9%-- 知识产权局
知识产权局数据:2015上半年知识产权局共受理三种 申请112.4万件,同比增长20.5%。其中,发明 申请受理量42.4万件,同比增长20.9%。上半年共授权三种 74.9万件,同比增长26.4%.
制造业中的高增长(发改委数据):
发改委:全面客观认识经济运行数据的一些变化
电子、医药等行业保持较快增长,8月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9.4%和10.2%。
电子行业中,通信设备、雷达及配套设备分别增长15.5%和12.8%,电子器件制造增长13.1%。机械行业中的高端装备制造业继续快速增长,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4.6%,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制造增长19.7%。
7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3倍以上,SUV产量增长32.9%,动车组、智能电视、智能手机产量分别增长104.7%、47.1%和31.7%,光伏电池增长21.7%,光电子器件增长21.5%,大型拖拉机增长50%,收获机械增长12.6%。
7月份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增长29.8%, 与娱乐用品类零售额增长19.3%
集成电路(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数据):
2015年上半年中国集成电路销售额1591.6亿元
2015年上半年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1591.6亿元,同比增长18.9%。其中,设计业销售额550.2亿元,同比增长28.5%;制造业销售额395.9亿元,同比增长21.4%;封装测试业销售额645.5亿元,同比增长10.5%
上半年进口集成电路1439.8亿块,同比增长10.5%;出口集成电路823.1亿块,同比增长20.9%.
总结来说,中国经济的增长点有两个:
一是以餐饮、娱乐、旅游、金融为代表的服务业,二是以电子产品、轨道交通、航天设备、集成电路为代表的高科技制造业。
来自知乎作者:图灵Don
顺丰不送货上门怎么办?
快递市场前进中的一日千里,让快递人员的增长相形见绌,更让“快件不上门”的潜规则产生一个更大的市场。
统计显示,2021年国内快递业务量首破1000亿件。而且,相比2020年,2021年的快递量一口气增加了近250亿件,新增的快递量是几个中等 快递量的总和!
随着快递市场规模的迅猛增长,为了让有限的快递员发挥出无限的战斗力,作为“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驿站应运而生:快件到达目的地后,快递员只需要将快件直接扔给驿站,不需要上门送件就算完成了配送任务——至少在系统算法下,快递员的工作效率有了显著提高。
事情发展到现在,我们会经常收到请凭“取件码”至某驿站取货的短消息。
但是,快递不送件上门,一直以来都备受争议,也是快递服务投诉最多的问题,没有之一!数据显示,有超过70%的收件人对快递不送货上门的行为表示极度不满意。
邮政局在《快递市场管理办法(修订草案)》中明确提出,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未经用户同意,不得代为确认收到快件,不得擅自将快件投递到智能快递箱、快递服务站等快递末端服务设施。如有违反,责任人员将面临最高3000元的罚款,快递企业面临的罚款更高达3万元。
而就在不上门派件已经成为行业“潜规则”的时候,到现在仍然固执地坚持送件上门的,只剩下了两家快递公司:顺丰和京东。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昨天,顺丰霸气宣布:自9月5日起,顺丰在全国50个城市,承诺“派件不上门必赔付”!
“派件不上门必赔付”有两层含义。
其一,在这些城市中,没有经过用户允许不上门派件的,用户可以通过顺丰客服热线、 客服等不同的渠道向顺丰官方反馈;经查实后,顺丰将赔付给客户5元红包,下次客户寄件时,可以直接拿红包作为优惠金进行抵扣。
接下来,以这50个城市为起点,顺丰的派件必上门服务也将推广至全国各地。
其二,满足快递不上门的特殊需求。这是一个用户需求越来越多元化和个性化的时代。就拿快件服务来说,对有些人而言,上门派件是快递服务的应有之义;对另一些人而言,不上门派件也是客观需要。所以,针对用户的一些特殊情况,比如说,收件人本人明确表示不希望上门派件、因没有联系上用户确定不了送货方式、以及因外部情况影响不能上门服务的,不在赔付范围之列。
那么,顺丰新规发布的背后,有着什么样的考量?又会给整个行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派件不上门必赔付”背后的考量
顺丰“派件不上门要赔付”的新规,其实并不新。
长期以来,上门派件一直都是顺丰的特色服务,也可以说是顺丰多年以来构建出的竞争壁垒。所以,就算没有这个“派件不上门要赔付”的硬性规定,正常情况下,顺丰的用户还是能享受到派件上门的服务——从根本上来说,这是由顺丰的自营模式决定的:相对于其他的加盟网点,顺丰在硬件投入、科技投入、人员投入等方面一直都在拼命砸钱,基层人员的配备上也具备上门派件的能力。
所以,这次顺丰出台新规,很大程度上是顺丰“自己给自己加压力”,从服务层面上主动进行的一次战略升级。
不过有人就说了:顺丰不是花那么大精力建了那么多丰巢吗?派件就得上门,丰巢还有存在的意义吗?
看上去,顺丰的新规是自毁长城,是在打脸自己的“丰巢模式”,但其实并不然。
主要原因就在于,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现在的城市家庭结构已发生了很大改变:现在很多城市的家庭主要成员都是上班族,他们在工作时间根本没时间呆在家里收快递,也就是说,相对于派件上门,不上门派件的需求同样隐秘而庞大,这也是顺丰敢于喊出“派件不上门要赔付”的底气所在。
很显然,“派件不上门必赔付”这个新规是顺丰在经过充分市场调查后提出来的,这从另一个方面说明顺丰的大数据能力有了显著提高。
另一方面,赔付5元优惠券的做法是商业社会很多企业通用的一种以小搏大招揽用户的做法,从这个动作也可以看出
快递是否需要上门服务?
快递市场前进中的一日千里,让快递人员的增长相形见绌,更让“快件不上门”的潜规则产生一个更大的市场。
统计显示,2021年国内快递业务量首破1000亿件。而且,相比2020年,2021年的快递量一口气增加了近250亿件,新增的快递量是几个中等 快递量的总和!
随着快递市场规模的迅猛增长,为了让有限的快递员发挥出无限的战斗力,作为“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驿站应运而生:快件到达目的地后,快递员只需要将快件直接扔给驿站,不需要上门送件就算完成了配送任务——至少在系统算法下,快递员的工作效率有了显著提高。
事情发展到现在,我们会经常收到请凭“取件码”至某驿站取货的短消息。
但是,快递不送件上门,一直以来都备受争议,也是快递服务投诉最多的问题,没有之一!数据显示,有超过70%的收件人对快递不送货上门的行为表示极度不满意。
邮政局在《快递市场管理办法(修订草案)》中明确提出,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未经用户同意,不得代为确认收到快件,不得擅自将快件投递到智能快递箱、快递服务站等快递末端服务设施。如有违反,责任人员将面临最高3000元的罚款,快递企业面临的罚款更高达3万元。
而就在不上门派件已经成为行业“潜规则”的时候,到现在仍然固执地坚持送件上门的,只剩下了两家快递公司:顺丰和京东。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昨天,顺丰霸气宣布:自9月5日起,顺丰在全国50个城市,承诺“派件不上门必赔付”!
“派件不上门必赔付”有两层含义。
其一,在这些城市中,没有经过用户允许不上门派件的,用户可以通过顺丰客服热线、 客服等不同的渠道向顺丰官方反馈;经查实后,顺丰将赔付给客户5元红包,下次客户寄件时,可以直接拿红包作为优惠金进行抵扣。
接下来,以这50个城市为起点,顺丰的派件必上门服务也将推广至全国各地。
其二,满足快递不上门的特殊需求。这是一个用户需求越来越多元化和个性化的时代。就拿快件服务来说,对有些人而言,上门派件是快递服务的应有之义;对另一些人而言,不上门派件也是客观需要。所以,针对用户的一些特殊情况,比如说,收件人本人明确表示不希望上门派件、因没有联系上用户确定不了送货方式、以及因外部情况影响不能上门服务的,不在赔付范围之列。
那么,顺丰新规发布的背后,有着什么样的考量?又会给整个行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派件不上门必赔付”背后的考量
顺丰“派件不上门要赔付”的新规,其实并不新。
长期以来,上门派件一直都是顺丰的特色服务,也可以说是顺丰多年以来构建出的竞争壁垒。所以,就算没有这个“派件不上门要赔付”的硬性规定,正常情况下,顺丰的用户还是能享受到派件上门的服务——从根本上来说,这是由顺丰的自营模式决定的:相对于其他的加盟网点,顺丰在硬件投入、科技投入、人员投入等方面一直都在拼命砸钱,基层人员的配备上也具备上门派件的能力。
所以,这次顺丰出台新规,很大程度上是顺丰“自己给自己加压力”,从服务层面上主动进行的一次战略升级。
不过有人就说了:顺丰不是花那么大精力建了那么多丰巢吗?派件就得上门,丰巢还有存在的意义吗?
看上去,顺丰的新规是自毁长城,是在打脸自己的“丰巢模式”,但其实并不然。
主要原因就在于,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现在的城市家庭结构已发生了很大改变:现在很多城市的家庭主要成员都是上班族,他们在工作时间根本没时间呆在家里收快递,也就是说,相对于派件上门,不上门派件的需求同样隐秘而庞大,这也是顺丰敢于喊出“派件不上门要赔付”的底气所在。
很显然,“派件不上门必赔付”这个新规是顺丰在经过充分市场调查后提出来的,这从另一个方面说明顺丰的大数据能力有了显著提高。
另一方面,赔付5元优惠券的做法是商业社会很多企业通用的一种以小搏大招揽用户的做法,从这个动作也可以看出
我国快递年业务量首破700亿件,你认为网络店铺会取代实体店吗?
快递市场前进中的一日千里,让快递人员的增长相形见绌,更让“快件不上门”的潜规则产生一个更大的市场。
统计显示,2021年国内快递业务量首破1000亿件。而且,相比2020年,2021年的快递量一口气增加了近250亿件,新增的快递量是几个中等 快递量的总和!
随着快递市场规模的迅猛增长,为了让有限的快递员发挥出无限的战斗力,作为“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驿站应运而生:快件到达目的地后,快递员只需要将快件直接扔给驿站,不需要上门送件就算完成了配送任务——至少在系统算法下,快递员的工作效率有了显著提高。
事情发展到现在,我们会经常收到请凭“取件码”至某驿站取货的短消息。
但是,快递不送件上门,一直以来都备受争议,也是快递服务投诉最多的问题,没有之一!数据显示,有超过70%的收件人对快递不送货上门的行为表示极度不满意。
邮政局在《快递市场管理办法(修订草案)》中明确提出,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未经用户同意,不得代为确认收到快件,不得擅自将快件投递到智能快递箱、快递服务站等快递末端服务设施。如有违反,责任人员将面临最高3000元的罚款,快递企业面临的罚款更高达3万元。
而就在不上门派件已经成为行业“潜规则”的时候,到现在仍然固执地坚持送件上门的,只剩下了两家快递公司:顺丰和京东。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昨天,顺丰霸气宣布:自9月5日起,顺丰在全国50个城市,承诺“派件不上门必赔付”!
“派件不上门必赔付”有两层含义。
其一,在这些城市中,没有经过用户允许不上门派件的,用户可以通过顺丰客服热线、 客服等不同的渠道向顺丰官方反馈;经查实后,顺丰将赔付给客户5元红包,下次客户寄件时,可以直接拿红包作为优惠金进行抵扣。
接下来,以这50个城市为起点,顺丰的派件必上门服务也将推广至全国各地。
其二,满足快递不上门的特殊需求。这是一个用户需求越来越多元化和个性化的时代。就拿快件服务来说,对有些人而言,上门派件是快递服务的应有之义;对另一些人而言,不上门派件也是客观需要。所以,针对用户的一些特殊情况,比如说,收件人本人明确表示不希望上门派件、因没有联系上用户确定不了送货方式、以及因外部情况影响不能上门服务的,不在赔付范围之列。
那么,顺丰新规发布的背后,有着什么样的考量?又会给整个行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派件不上门必赔付”背后的考量
顺丰“派件不上门要赔付”的新规,其实并不新。
长期以来,上门派件一直都是顺丰的特色服务,也可以说是顺丰多年以来构建出的竞争壁垒。所以,就算没有这个“派件不上门要赔付”的硬性规定,正常情况下,顺丰的用户还是能享受到派件上门的服务——从根本上来说,这是由顺丰的自营模式决定的:相对于其他的加盟网点,顺丰在硬件投入、科技投入、人员投入等方面一直都在拼命砸钱,基层人员的配备上也具备上门派件的能力。
所以,这次顺丰出台新规,很大程度上是顺丰“自己给自己加压力”,从服务层面上主动进行的一次战略升级。
不过有人就说了:顺丰不是花那么大精力建了那么多丰巢吗?派件就得上门,丰巢还有存在的意义吗?
看上去,顺丰的新规是自毁长城,是在打脸自己的“丰巢模式”,但其实并不然。
主要原因就在于,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现在的城市家庭结构已发生了很大改变:现在很多城市的家庭主要成员都是上班族,他们在工作时间根本没时间呆在家里收快递,也就是说,相对于派件上门,不上门派件的需求同样隐秘而庞大,这也是顺丰敢于喊出“派件不上门要赔付”的底气所在。
很显然,“派件不上门必赔付”这个新规是顺丰在经过充分市场调查后提出来的,这从另一个方面说明顺丰的大数据能力有了显著提高。
另一方面,赔付5元优惠券的做法是商业社会很多企业通用的一种以小搏大招揽用户的做法,从这个动作也可以看出
快递员上门取件是否应该收费?
现在是一个网购的时代,人们好多吃的、穿的、用的,无论是一些大件的家具、家电,还是小件的商品,很多人都选择从网上购买,但是虽然网上可以买到很多的东西,我并不会认为网络店铺会取代实体店,毕竟一些实体店可以享受到的服务,在网络店铺是享受不到的。
一、我国快递年业务量已经突破了700亿件,但是这并不代表网络店铺会取代实体店。
现在人们已经习惯了网络购物的这种模式,很多生活当中的米、面、油,甚至是针头线脑,这些小东西都已经习惯了网络上购买,但这并不代表网络店铺会取代实体店,毕竟一些东西在实体店可以体验到的服务,在网络店铺是体验不到的。
二、人们在购买商品的时候会对比价格、比较质量,然后看有没有优惠,所以有些商品在比较质量和体验功能这些方面就无法和实体店相比。比如说想买家具的时候,或者一些智能家电的时候,如果去实体店购买,就可以实际的去坐上去、躺上去感受一下这个家具的质量,无论是从触觉、观感上都更真实,但是从网络上购买,只能看、看视 。智能家电网络上虽然介绍的智能化非常强大,但是不实际去体验一下,还是不太相信,到时候来回的退货也是比较麻烦,耽误时间和精力。
三、像一些服务类的店铺是永远无法网络店取代实体店的,因为服务只能去现场享受。人们网络购物,大部分是购买商品,但是购买服务类的这些店铺是没有办法被取代的,只能自己去实体店消费,比如说饭店还可以让人送外卖,但是修脚店、美甲店、 店、美容美发店、健身中心等等,这些都必须自己去店面享受购买的服务,才能够实现消费的完成。
大家认为网络店铺会取代实体店铺吗?
快递市场前进中的一日千里,让快递人员的增长相形见绌,更让“快件不上门”的潜规则产生一个更大的市场。
统计显示,2021年国内快递业务量首破1000亿件。而且,相比2020年,2021年的快递量一口气增加了近250亿件,新增的快递量是几个中等 快递量的总和!
随着快递市场规模的迅猛增长,为了让有限的快递员发挥出无限的战斗力,作为“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驿站应运而生:快件到达目的地后,快递员只需要将快件直接扔给驿站,不需要上门送件就算完成了配送任务——至少在系统算法下,快递员的工作效率有了显著提高。
事情发展到现在,我们会经常收到请凭“取件码”至某驿站取货的短消息。
但是,快递不送件上门,一直以来都备受争议,也是快递服务投诉最多的问题,没有之一!数据显示,有超过70%的收件人对快递不送货上门的行为表示极度不满意。
邮政局在《快递市场管理办法(修订草案)》中明确提出,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未经用户同意,不得代为确认收到快件,不得擅自将快件投递到智能快递箱、快递服务站等快递末端服务设施。如有违反,责任人员将面临最高3000元的罚款,快递企业面临的罚款更高达3万元。
而就在不上门派件已经成为行业“潜规则”的时候,到现在仍然固执地坚持送件上门的,只剩下了两家快递公司:顺丰和京东。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昨天,顺丰霸气宣布:自9月5日起,顺丰在全国50个城市,承诺“派件不上门必赔付”!
“派件不上门必赔付”有两层含义。
其一,在这些城市中,没有经过用户允许不上门派件的,用户可以通过顺丰客服热线、 客服等不同的渠道向顺丰官方反馈;经查实后,顺丰将赔付给客户5元红包,下次客户寄件时,可以直接拿红包作为优惠金进行抵扣。
接下来,以这50个城市为起点,顺丰的派件必上门服务也将推广至全国各地。
其二,满足快递不上门的特殊需求。这是一个用户需求越来越多元化和个性化的时代。就拿快件服务来说,对有些人而言,上门派件是快递服务的应有之义;对另一些人而言,不上门派件也是客观需要。所以,针对用户的一些特殊情况,比如说,收件人本人明确表示不希望上门派件、因没有联系上用户确定不了送货方式、以及因外部情况影响不能上门服务的,不在赔付范围之列。
那么,顺丰新规发布的背后,有着什么样的考量?又会给整个行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派件不上门必赔付”背后的考量
顺丰“派件不上门要赔付”的新规,其实并不新。
长期以来,上门派件一直都是顺丰的特色服务,也可以说是顺丰多年以来构建出的竞争壁垒。所以,就算没有这个“派件不上门要赔付”的硬性规定,正常情况下,顺丰的用户还是能享受到派件上门的服务——从根本上来说,这是由顺丰的自营模式决定的:相对于其他的加盟网点,顺丰在硬件投入、科技投入、人员投入等方面一直都在拼命砸钱,基层人员的配备上也具备上门派件的能力。
所以,这次顺丰出台新规,很大程度上是顺丰“自己给自己加压力”,从服务层面上主动进行的一次战略升级。
不过有人就说了:顺丰不是花那么大精力建了那么多丰巢吗?派件就得上门,丰巢还有存在的意义吗?
看上去,顺丰的新规是自毁长城,是在打脸自己的“丰巢模式”,但其实并不然。
主要原因就在于,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现在的城市家庭结构已发生了很大改变:现在很多城市的家庭主要成员都是上班族,他们在工作时间根本没时间呆在家里收快递,也就是说,相对于派件上门,不上门派件的需求同样隐秘而庞大,这也是顺丰敢于喊出“派件不上门要赔付”的底气所在。
很显然,“派件不上门必赔付”这个新规是顺丰在经过充分市场调查后提出来的,这从另一个方面说明顺丰的大数据能力有了显著提高。
另一方面,赔付5元优惠券的做法是商业社会很多企业通用的一种以小搏大招揽用户的做法,从这个动作也可以看出
好了,今天关于“从中国经济增长点中,我能悟出哪些道理?”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从中国经济增长点中,我能悟出哪些道理?”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