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联发科也是可以和高通掰手腕的,却跌落神坛,是技不如人还是战略错误?

  • 时间:
  • 浏览:0
  • 来源:立信远航网络科技

最近有些忙碌,今天终于有时间和大家聊一聊“当年联发科也是可以和高通掰手腕的,却跌落神坛,是技不如人还是战略错误?”的话题。如果你对这个领域还比较陌生,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而写的,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文章目录列表:

当年联发科也是可以和高通掰手腕的,却跌落神坛,是技不如人还是战略错误?

2.消费者犯愁:明年多款 机将放弃高通骁龙8 Gen1采用天玑9000

如果不是当年魅族抬了一手联发科,可能联发科的芯片只会存在于中低端以及山寨机上面。

联发科之所以被消费者唾弃,一方面是因为自家的设计水平确实不如高通。另一方面,就是战略位置的问题。早期搭载联发科芯片的机型,除了山寨机,就是其他品牌的中低端机型。但凡价格再高一些,基本都是采用高通骁龙的芯片。

魅族就是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当年魅族的Pro7可以算是自家的 了。Pro7分为标准版和高配版,标准版搭载联发科p25八核芯片,高配版搭载X30十核芯片。

本身Pro7背屏的设计就被大众吐槽,再加上使用了联发科的芯片,直接让这款机型在市场上面销量惨淡,哪怕跳水降价销售,也很少有消费者会选择。

反观同期的小米6,凭借着骁龙835在市场上面一骑绝尘。从上市到退市,基本没有降过价。哪怕到现在来说,依然有很多用户在使用这款机型。

从高端市场定位来说,联发科已经在市场上面被高通给压在身下了。联发科芯片不能站稳高端市场,一方面是因为对于arm架构的设计水平不够 ,另一方面就是产品的优化不到位,兼容度不高。

高通的芯片不管是性能还是影像,都可以跟许多厂家的产品进行磨合。而之前联发科的芯片,本身在设计上面就拉胯,更别说后续厂家的优化了。

不过在市场上面,联发科的芯片占有率还是非常高的。在2022年 季度的手机芯片市场份额中,联发科占比38%,高通占比30%。

能有如此的成绩,最大的因素就是联发科今年上市的两款 芯片:天玑8100、天玑9000。

这两款芯片不管是在制程工艺上面,还是在性能以及能耗比上面,都远远超过了联发科之前的水平,甚至已经盖过了骁龙芯片的热度。

哪怕在2020年以及2021年的时候,联发科的芯片市场占有率也是非常高,远超过高通骁龙。

不过不同的是,2020年和2021年,联发科主要出货的芯片是主打中低端的机型。2022年,联发科主打的就是高端 芯片了。

我个人猜测,联发科的天玑8100和9000这两款芯片,在设计工艺上面是有一定的借鉴成分在里面。天玑9000的设计工艺跟大小核心堆叠,跟麒麟9000很像。只不过就是在底层架构上面,天玑9000是arm 9架构,麒麟9000是v8架构。

消费者犯愁:明年多款 机将放弃高通骁龙8 Gen1采用天玑9000

在手机芯片行业,美国高通算是首屈一指的巨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高通占据着手机芯片市场主导的地位。

但高通在手机芯片领域的地位并没能一直保持下去,市调机 构Counterpoint发布的2021年 季度智能手机芯片份额数据显示,联发科再次以35%的市场占有率超越高通,成为全球 大芯片厂商。

不仅如此,联发科的营收再次创下 历史 新高。日前, 联发科公布了第二季度财报,报告显示,公司第二季度合并营收达到了1256.53亿新台币,约合人民币291亿元,同比增长85.9%。

其实,无论是从市场份额还是从联发科的营收来看,高通都没想到,联发科进步竟然如此神速,毕竟前几年,联发科还被冠以低性能、高功耗的代名词,不少消费者都很抵触联发科的芯片,反而更加青睐高通芯片。

现如今来看,联发科算是成功逆袭,成为手机芯片领域名副其实的芯片巨头。那么,联发科为何进步会如此神速?

笔者认为,联发科的逆袭离不开两方面的原因

内部原因,联发科自身的芯片质量有所提升;

此前,联发科的芯片也不是没有大厂使用在 手机上,旗下的MTK高端芯片也被拿来对标高通骁龙8系,但由于种种原因,联发科的芯片优势不够多,很多厂商只讲联发科的芯片用在中低端机型上。

如今,联发科重振旗鼓 ,在5G时代来临之际,其抓住机遇,从2020年开始,面向5G手机市场 推出多款天玑系列的5G芯片,包括天玑1100、天玑1000以及天玑1200 芯片。

并且,联发科还面向中低端5G市场,推出天玑900、天玑800等芯片产品,组建成了非常完整的芯片产品线。

由于联发科推出的5G芯片性能和功耗表现出色,加上性价比超高,联发科的天玑系列芯片已经被运用到小米、荣耀、OPPO、vivo等品牌的中端机型上。

虽然手机厂商靠 机打响品牌,但走量的始终是中低端机型,这也让联发科的芯片销量大增,营收也进一步提升。

外部原因:5G时代,芯片需求增多;国际芯片环境突变;

5G商用已经一年多的时间, 各大手机厂商未来抢夺更多的5G手机市场,更是划分多分产品线,即便是部分厂商旗下的子品牌,也开始增加新的产品线。

在此背景下,产品线丰富的联发科,是不少手机厂商的选择。

此外,美国为了限制华为的发展,推出一系列的禁令, 使得华为手机无芯可用,这让国内手机厂商开始心生警惕,意识到“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所以,国内手机厂商开始芯片订单有意识的送给联发科,减少对美国高通的依赖。

综上所述,联发 科技 术不断升级和各产品线的助力,最终获得用户的认可,期待未来联发科在市场中更出色的表现。

截止目前为止,明年的高端 机将要搭载的两款次世代处理器都已发布,分别是高通的骁龙8 Gen1和联发科的天玑9000。但和往年不同的是,这两款 芯片的风评正在发生变化,往年高通的 芯片是 的主角,而联发科 芯片只能沦为配角发挥余热

在手机档位上也是如此, 机几乎清一色的采用高通 芯片,只有中高端或主打性价比的所谓 机才会退而求其次的采用联发科 芯片。但明年这一状况将发生改变,有可能颠倒过来

据爆料大V数码闲聊站的消息,其称“明年正代 机型用天玑9000不要感到意外,这颗芯片业内风评比骁龙8 Gen1好一些。”这说明了两点情况, 是明年 机型或大规模搭载天玑9000处理器,不说比骁龙8 Gen1要多,至少两者会平分秋色,不相伯仲。

第二则是对于手机厂商来说,天玑9000的性能表现可能不会输给骁龙8 Gen1,至少也同样是一个水平线的。基于这两点厂商才会加重天玑9000在明年 手机上搭载的比例,但对于消费者来说

这恐怕会产生不适应的纠结,因为联发科处理器的口碑一直不如高通,经过这么多年的考核联发科处理器往往都是发布时纸面数据强得一批,但实机体验却总被高通芯片打得找不到北。多次经历这样的状况后,消费者也自然对联发科处理器打心里觉得不如高通

很多人都认为联发科处理器无论定位是否持平高通,只要同价位的手机就是不买联发科买高通,另外在系统维护方面,联发科手机的保值率也远低于高通手机。所以明年如果 机换天玑9000

消费者是否会买账就是个问题了。但小智也不是给联发科洗地,我认为还是要给联发科一个机会的,毕竟就像华为的麒麟芯片也是多年以后才能和高通平起平坐,加上手机厂商肯定对芯片的了解程度远超普通用户,既然它们都觉得这次天玑9000支棱起来了,那么应该不会有错,大家可以放心。

今天关于“当年联发科也是可以和高通掰手腕的,却跌落神坛,是技不如人还是战略错误?”的讨论就到这里了。希望通过今天的讲解,您能对这个主题有更深入的理解。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我将竭诚为您服务。